Search

八月 (2016)
--
那年夏天,艷陽高照,大夥兒在樹下、街上、操場上追逐嬉戲...

  • Share this:

八月 (2016)
--
那年夏天,艷陽高照,大夥兒在樹下、街上、操場上追逐嬉戲,等待著年輕追過時間的影子變為成長,然後順勢帶來了責任、帶走了天真及快樂。
--
我想或許是創作者本能般地對於未來的迷茫以及對生命的困惑跟反省,所以才導致回憶命題成為一個萬年不敗的題材,又或許說以自身經驗出發是一個較為穩當的方式。許多創作者都使此作為生涯的起點,一方對於過往的經驗做一個審視及回顧,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種出發前向過往的告別。
--
在電影中不難看出導演作為楊德昌、侯孝賢等台灣新電影導演粉絲的欣慕之情,不管是緩慢的長鏡頭、低冷的色調、平實的生活片段捕捉,都充滿了大師的痕跡。導演意圖師法這些大師的成功,轉換為自身創作的養分,看似從容緩慢的步調,卻在這樣有些刻意的作法之下,使身為觀眾的我有些疏離。
--
老實說在觀影的當下常常感到不奈,不奈的點並不是緩慢的敘事基調,而是其鬆散的劇情結構。同樣是生活片段的累積及並置,楊德昌在《牯》片中用漫長的四個小時堆疊情緒,在最後一舉爆發。但反觀《八月》雖然不難看出其本身對於童年消逝的略為傷感以及對父親的眷戀,但整體的敘事彷彿沒有麼特別的重點,甚至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傾向,將片段稍作打亂似乎也不影響整體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我而言最好的反倒是最終字幕打出的「獻給我們的父親」。
--
總而言之,雖然此片在金馬53中成功的抱回最佳劇情片跟最佳新演員兩項大獎,但我不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只能說它或許電影兒童的題材剛好合了評審的胃口,才促使這樣的結果產生。當然並不是說這部電影一文不值,只是對它而言有些早了點,甚至有許多電影比它來的完整。作為一個青春回憶的電影,它講的是一個非常自我的故事,只可惜這樣的自身經驗渲染,在鬆散敘事之下與觀眾的情感產生代溝,進而較難引起共鳴。反倒先前同樣以回憶為主題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離我們的生活經驗同樣遙遠,但在情緒上更能引起關注的共鳴,在敘事上也更為從容。
--
#八月 #thesummerisgone #張大磊 #金馬53 #孔維一 #2016 #movies #電影心得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既視感 平安喜樂,感恩惜福 電影雜文,生活廢文
View all posts